葡萄气灼病,也叫缩果病,是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一种水分生理失调症。可分三种类型:
黑褐色斑点型:多发生在小幼果期(如图),很容易误认为是绿盲蝽为害。绿盲蝽为害时,叶片往往可以看到小窟窿,靠近田边、地头较重,果粒膨大后,在果皮上形成黑色疤痕。葡萄气灼病往往是单株发生,既这一株发病,几乎所有果穗都发病,果粒表面没有疤痕状结痂,果粒不能正常膨大,形成僵果或畸形果,易脱落。

黑褐色斑点型——花后初期

黑褐色斑点型——小幼果期

黑褐色斑点型——大幼果期
果粒表面黑影型:果粒完整,果皮下能看到黑影,切开果粒,果肉呈黑褐色组织坏死。发生较轻的,果粒可以继续生长,后期果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畸形果。发生较重的形成僵果。

果粒表面黑影型(1)

果粒表面黑影型(2)
果粒凹陷型:多发生在果粒中下部,果粒凹陷,刚开始没有颜色,随后颜色逐渐加深到黑褐色,较坚硬,果肉坏死。

果粒凹陷型(1)

果粒凹陷型(2)
发病机理:特殊天气下,叶片蒸腾耗水过多,根系供水不足造成的果粒失水。由于是气候和根系水分供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下八种情况会加重发生:
“八重”一:气温过高。麦熟季节的干热风、雨后急晴的高温、设施栽培放风不及时的短暂高温都会加重气灼;尤其是设施栽培中小幼果期遇到短暂高温更易发生第一种类型的气灼病。对策:设施栽培葡萄及时放风,控制棚温不要超过28℃;露地栽培的葡萄在预报有高温或雨后急晴时,提前叶面喷施土之道2000倍液。
“八重”二:土壤板结、土壤太干或太湿。土壤太干没有足够的水分吸收,土壤太湿,根系缺氧,吸收能力下降导致根系相对供水不足。土壤板结,同样会根系缺氧,根系活力下降。对策:控制灌水量,保持土壤不干不湿,勤中耕松土。
“八重”三:叶片又多又大,根系弱,地上地下比例不协调的果园发生重。叶片大又多,消耗水分多,根系弱,吸收水分相对不足。对策:去除过密的枝条和不能见光的叶片,在谢花后每亩用土之道3千克与肥料一同施用或单用,同时保持土壤水分不要过大,疏松透气,叶面同时喷施土之道2000倍液。
“八重”四:高温天气下午4点之前疏果的果园发生重。疏果造成的伤口加重水分散失,加重气灼发生。对策:在生理落果结束后及时疏果,不能及时疏果的果园,在高温天气下午4点之后再疏果。
“八重”五:套袋较早。套袋过早,袋内温度易致过高,加重气灼。对策:推迟套袋。
“八重”六:高温天气中午浇大水。高温期间大水漫灌尤其是灌井水,越灌越重。灌水后土壤温度过低致根系吸水困难。对策:气温下降之后的傍晚再开始灌水,另外要控制灌水量不要过大,井水最好经过沟渠暴晒升温后再灌溉。
“八重”七:高温天气喷药。高温天气上午8点后喷药,气灼会首先发生在药滴处,哪怕喷水,气灼也会首先发生在水滴处,很易被误认为药害。对策:高温天气选择下午4点之后喷药。
“八重”八:肥害或施肥过量。肥害或施肥过量后土壤盐分浓度高,根系出现反渗透,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加重气灼。对策:每亩土壤冲施土之道5千克,缓解肥害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叶面用土之道2000倍液喷雾,减少水分蒸腾。(雷博士技术服务团供稿)